我相信能夠看到這篇文章的家長肯定不願意選擇後兩者,至少在我訪談過的學而思國際在讀家長當中,都是因為前兩者而選擇本科出國,其中以第一個為目的的家長更多。這個時候,我們不免要問,到底是從什么時候開始,我們的心裏默認為國外大學能夠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。
就拿我自己來說吧,我在大學選擇的是2+2,也就意味著我經曆過國內大學和國外大學兩種教育模式。經曆過國內大學的大家應該都知道,每學期只有期末考試來檢驗你的學習成果,也就是說大部分學生只會在考前兩周甚至一周學習,然後期末考試結束就什么都沒有了。
為機電業培訓人材,與多間學術機構合作推出文憑至學士學位,以應用實踐,混合模式教學,確保學員清楚掌握和運用不同崗位所需的技術,培育青年專才,薪火相傳。
但是國外大學是完全不一樣的考察方式,期末考試的占比一般都只到30%-50%,而每周都會有各種測評方式,小到15分鍾的quiz,大到2000字的essay,總之不到結課那天你就別想放松。這樣的評價模式保證了學生最大程度理解了這門課的知識,不給你臨時抱佛腳的機會。不會因為一場考試否定你,當然也不會因為一場考試就認可你。
興趣至上主義,允許試錯。我在澳洲讀書期間,不管你選哪一門課,就算是你的專業課也好,前三周的課你都是可以先體驗的,如果覺得這門課不適合你或者不喜歡這個老師,你都可以退掉這門課去選擇其他的課。
說到自己喜歡做的事,不要說現在的初中生,就算你到了18歲,你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嗎?知道自己適合什么嗎?知道自己有什么實在做不好嗎?國內的教育很少能給我們提供選擇和試錯的機會,小到今天中午吃什么,大到高考的”一考定終身”,中國學生的人生好像就是父母和家長安排好的,在這樣的成長過程中,我們漸漸喪失了自主選擇的能力。但是在國外讀本科,可以給你足夠的時間去試錯,去選擇自己喜歡的課,喜歡的老師,以及自己喜歡的未來。
所提供的課程內教授學員工作之專業知識及技能外,YWCA更提供實習課堂使學員掌握技巧,提升其工作競爭力。
我的一個在UCLA讀研的理工科同學說,我出國最大的收獲是:如何做一個快樂的人。他發現他周圍的同學都很快樂,學習是為了興趣,生活是為了快樂。在讀書館自習很快樂,躺在草地上曬太陽也很快樂,出去簡單的BBQ也很快樂。他們始終認為:everyone is equal, normal is ok.
反之,他國內的本科大學是一所標准的工科985,專業排名在國內10名左右,但是他一點都看不到教授的研究熱情,研究對他們來說更像是一種工作,到點上班,到點下班。也許這一點跟上一個原因是一樣的吧,只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,才會熱愛。就像愛因斯坦的那句話:Education is what remains after one has forgotten everything he learned in school (教育就是當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之後剩下的東西)。